早报讯昨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和央行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的通知》,通知称,从今日起,为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支持缴存职工合理住房需求,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
不过,通知指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可在国家统一政策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自主决定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住建)
影响分析
公积金新政或促市场慢慢回暖
分析也称,贷款额度紧、房商不太欢迎或使政策利好大打折扣
对于本次三部门的新举措,多名业内人士表示,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可以降低购房门槛,促进有需求的购房者入市。不过,分析同时指出,由于公积金贷款上限较低,降低首付作用有限,主要是促进中低价位商品房交易,对高总价大户型商品房影响微乎其微。
而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此举目的显然是提振楼市“金九银十”的市场交易,进一步鼓励改善性购房,在年底前尽可能降低库存。
仅三成人受影响
正荣集团福州置业公司副总经理杨俊此前曾表示,目前购房者大约不到30%的人会选择公积金贷款,因此降低二套房公积金首付至两成的政策,影响的人群或是有限的,效果也有待市场的检验。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则认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的增加可以降低购房者成本,在短期内可以有效刺激这些需求入市,为市场带来一波放量的“窗口期”。但目前很多地方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相对紧张,而进行纯公积金贷款的人群也非常少,因此对于市场影响不大。
记者走访楼盘时发现,很多销售人员都不愿意为购房者提供公积金贷款。“如果选择商业贷款,我们将给予98折优惠,若是选择公积金贷款则没有优惠。”杭州申花板块某楼盘销售人员在电话里这样对记者表示。
此前就有报道称,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广州市公积金贷款限额每月10亿,这意味着申请公积金贷款购房或需要“排队”很久才能办理贷款。
提振购房者信心
不过,这个新政策将给市场一个提振的信心,对房地产仍是利好信号。
上海链家研究总监陆骑麟将之理解为政策红利的一种兑现,他称,这个政策本身是一种保障性质的,意在保护刚性需求的人群,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没有银行信贷政策的影响那么明显,但是对提振购房者信心有很大的好处,不断出台的政策可以慢慢让市场回暖。
张大伟进一步分析称,该新政对购房者的心理影响较大,对于购房者而言,9~10月间购房者入市积极性或将继续提高,一、二线城市房价可能出现一波涨幅。
借助信贷政策宽松,房价下行压力或将有所缓和。穆迪副总裁、高级分析师梁镇邦称:虽然国内楼市整体库存水平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今年前7个月,全国房地产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6.8%,而穆迪跟踪的20家受评开发商的合约销售额同比增长12.3%。
各地已提前松绑
据悉,今年央行3·30新政以来,不少地方已对公积金贷款进行松绑。
今年3月,福建省发文,规定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的首付降至20%,济南也出台文件,对于已经结清首套房贷款、二套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家庭,购买建筑面积90平方米(含)以下的商品房首付比例为20%,90平方米以上的首付比例为30%。6月份,一线城市广州也开始执行申请公积金贷款的首套首付降至20%、二套房首付最低降至30%。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2015年以来,全国已经有超过百个城市发布了不同力度的公积金松绑政策。至于本次公积金新政的效果,他认为,因为各地市场目前库存压力不同,新政对一二线相对影响较大,而三四线整体降温的趋势依然难以改变。(中财)
一家之言
说明“当前形势越严峻”?
楼市“救市”政策越频发
近日,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发表个人观点称,今年8月底央行“双降”之后,会促使一部分城市楼市出现繁荣景象,但是,这繁荣的背后是“救市”政策不断刺激、不断透支楼市需求的结果,繁荣景象的背后潜伏着楼市危机。而这场危机极有可能在2016年年初爆发,届时,楼市将陷入新一轮的大萧条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