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否定了“深圳将因高房价而被抛弃”之后,讨论这个命题,似乎并不讨好。但是,讨论总比回避要好。
之所以提出这个疑问,还是因为全球和中国经济的态势不尽乐观。这是影响房价的第一大要素。
难以脱离的宏观背景
不 可否认,中国经济依然在增长,但增速下行的压力巨大。9月14日,瑞银证券发布报告称,8月中国实体经济活动弱于预期,除了出口这一大传统增长引擎熄火 外,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预计三四季度的GDP增速仍将拾阶而下,预计全年水平为6.8%——其实在诸多预测中,这一数字相当乐观。
本轮经济下行之源头,仍然要追溯到2008年。由美国发端的金融海啸,使得中国过往出口和投资的增长引擎强劲不再,经济转型必须破题。如果说2008年是一个开头,那么今天,转型问题则更为深化,中国经济一直存在的结构调整问题,已到了不能再拖的关口。
而 无论产业升级,还是消费取代投资,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此同时,却不宜再出台类似2008年4万亿的刺激政策。事实上,中国至今依然在消化4万亿带来的 产能过剩、债务高企等后遗症。有了当年的前车之鉴,如今对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将会慎之又慎,不会再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而会代之以更有针对性的点穴式政 策,但其见效的程度和速度可能又须观察。宏观大背景决定,房价仍将受压。
再来看看中观的行业层面。
同样是瑞银的报告显示,房地产施工面积、投资增速放缓的幅度,均超出预期。尤其是施工面积,增速创下15年来的新低。其原因在于,开发商急于清库存;对于新的投资,却更为慎重。开发商的谨慎,其实正折射出楼市供求关系逆转的影响。而开发商持久、大幅度的去库存,又会抑制相关工业产品的需求和采矿业的投资,从而对经济增长带来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从国际层面看,伴随美元进入加息周期,新兴市场资金纷纷向美国回流,前段时间的人民币汇率下跌正是一个反映。由此会否带来国内资产价格的下滑,也必须考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有必要探讨深圳房价会不会下跌乃至暴跌的问题。
其 实,2000年之后的15年间,深圳房价在2008年也遭遇过一次暴跌。这不仅是15年来深圳楼市唯一的一次暴跌,堪称2003年深圳实际管理人口达到 1000万之后的唯一一次暴跌,也是原有的福利房分房制度基本终结、深圳楼市完全市场化以来的唯一一次暴跌。不过如今看来,当时的下跌可能更多在于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心理层面的影响。而伴随4万亿的出台,这一结果才迅速得到修正。
如今的情势则完全不同,无论经济增速、供求关系,还是国际资本流动所影响的资产配置格局,都令房地产向黄金时代乃至白银时代作别。此时审视房价问题,恰恰是一种居安思危的现实主义态度。
房价涨得越多调整压力越大
3.30新政的推出,是点燃深圳楼市的一根导火索。
从3月底到6月底,深圳前海、蛇口、宝中、龙华等片区,房价普遍上涨超过40%,关内房价也普遍上涨,一些学位房涨幅超过50%,蛇口的新房价格上半年甚至翻了一番。与此同时,宝安房价对接前海,龙华房价赶超福田,深圳新房楼市上演了一轮普涨行情。
从 百城房价指数看,8月份全国100个城市中有18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出现同比上涨。其中,深圳新建住宅同比上涨26.38%,同比涨幅高居首位。在深圳之 后,上海、保定等13个第二梯队上涨城市同比涨幅1.00%~10.00%之间,珠海、连云港、镇江、新乡同比涨幅在1.00%以内。
即便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深圳并非总是领涨。但无疑深圳房价在今年大幅领涨,在与其它城市对比,深圳房价调整的压力十分之大。
前述瑞银报告也显示,开发商去库存,导致8月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跌17%。这拖累8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跌1.1%,施工面积年初以来同比增速也下滑至2.5%,创15年来新低。
由此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深圳房价今年的暴涨,脱离了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当然,你可以列出深圳房价上涨的N个理由,比如说深圳人口的增加等。但是,在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内,深圳是不能完全独善其身的。深圳房价上涨越多,调整压力越大——姑且不说透支的问题。
“金九银十”泡汤楼市调整将至
深圳房价会不会下跌,“金九银十”能否实现,将是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标。从9月初深圳楼市的表现看,情况并不乐观。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数据显示,9月第一周深圳新房成交量大幅下降,成交面积跌破10万平方米,仅为9.8万平方米,共计989套,显著低于从5月到8月周均15万平米的成交量,下跌幅度将近35%,回到4月的成交水平。与此同时,新房成交套数也明显下降。
二 手房成交套数及成交面积也较此前明显下降,9月第一周深圳二手房共成交1745套,环比下降24%,成交面积为1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4%。深圳二手房 市场成交降温明显,在6月、7月,二手住宅周成交面积均在30万平方米左右。到8月,周成交面积跌到23万平方米左右,下跌幅度近23%,目前仅约15万 平方米。
一般来说,成交量的萎缩就意味着房价 的调整。预计今年9月、10月,深圳将有近60个新盘集中入市,“金九银十”面临今年以来最为激烈竞争的局面。这是深圳楼市最基本的调整压力。如果在“金 九银十”后期成交量依然不能有效放大,或者完全泡汤,那么深圳房价的下跌可能便为期不远。
在这期间,如果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那么深圳楼市的调整可能会来得更早一些。
可能小幅下跌暴跌难以成真
如果深圳房价下跌,那么最大幅度将会是多少呢?
我 们不妨回到2008年。当年2月深圳新房平均价格为16289元,到了5月下降为11014元。“五一”黄金周期间,深圳新房成交均价首次连续三天跌破万 元大关。之后有所反弹,7月份上升到16198元,但此后一路下跌到当年12月的10800元。以当年高点计算,下跌幅度达到了33.6%。这是深圳房地 产市场形成以来最大的一次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