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消息,11月25日,和讯博主龚蕾发表了题为《通州或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博客,以下是博客全文:
通州或迎来跨越式发展
原作:龚蕾
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会议闭幕,会议正式公布了北京行政功能搬到通州的消息,确保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通州区有实质性进展。
(一)通州地理经济。
长安街东起东单、西至西单、从东向西,在长安街延长线上东至通州区。通州区西临朝阳区、大兴区,东与河北省三河市等相连,南边和天津武清区、河北廊坊市交界。常住人口100多万人。
关注楼价的人可能记得,2009年底至2010年初,通州房价从均价5000元每平方上涨至每平方3万。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通州房价开始上涨,2012年首次正式提出将通州打造成副中心。
通州房价也是涨了又涨,要求北京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的居民,可购买1套商品房,北京市户籍居民已拥有1套,在通州再次购买应连续缴纳3年社保或个税。
(二)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
2015年7月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会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州正式成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
行政副中心通州,市属事业单位搬迁进入,需建设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三甲医院、一些高校等。据人民日报,以医院为例,全市88家三级医院,年就诊人次超过2亿人,其中一些医院将逐步向副中心搬入。北京建筑大学、工商大学、城市学院等高校也已确定了疏散方案。还有如燃气锅炉房、商品批发市场等。
从城市结构上,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向东部扩充,具有大格局。
(三)京津冀一体化。
通州作为北京副中心,常住人口109万,从城市立体角度思考,通州区处于京津冀三地的关键节点上,连接天津和河北。因此,通州发展与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不可分。
根据京津冀规划,首府特区在二环内,北京新城在通州,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桥头堡,通州发展在微观与宏观上对京津冀有很大影响,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东迁有助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提速。
北京、河北、天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产业结构,有河北的重点产业、有天津的港口物流、有北京的金融、科技、商务服务。
(四)投资者或迎来好时机。
公路铁路、房地产、建材、环保、旅游、医疗、公共服务、环保等将迎来投资好时机。
参考文章:
1、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2017年搬入通州副中心
?tu_biz=1.114.1.0
2、北京2017年市属行政单位迁通州 选址已完成拆迁
3、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2017年搬入通州副中心
?tu_biz=1.114.1.0
4、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2017年迁入
5、“睡城”通州:十年间多轮炒作房价仍难涨
6、北京市属行政单位后年迁入通州 房价市场整体稳定
7、北京工商大学等3所高校将搬往郊区新校区
8、北京城市学院2万学生3年内搬迁 5千师生进新校区
9、人民日报:谁将搬出北京城
10、新通州 新北京 新奥运 京津冀一体化提速起飞
11、京津冀一体化 通州成未来政经中心
(以上仅代表笔者个人一点儿不全不足想法,欢迎指导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