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昨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通报了本市2013年上半年住宅及商服用地供应情况及下半年供应计划时透露,下半年将优先在朝阳、海淀等房价、地价上涨过快,房价预期较高的区域尝试“限房价、竞地价”的土地出让方式。专家表示,这种出让方式变化给社会释放出北京加强调整住房供求结构的信号,而且从上半年情况来看,下半年完成土地供应计划形势较为乐观。
市国土局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今年北京供应住宅及商服用地共1034公顷,完成全年供地计划的50%,其中住宅用地882公顷,完成全年计划的53%。这也是北京市近四年来难得一见的“时间过半供地任务完成过半”。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北京土地供应完成情况较为理想,证明除了遏制需求之外,北京这只增加土地供应的“手”也在加大发力。以目前情况来看,北京全年顺利完成土地供应计划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对于平稳楼市较为有利。
而对于社会颇为关注的“限房价、竞地价”地块下半年的供应方向,市国土局本次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该类地块的出让正逐步从小范围、周边城区往更靠近城市中心的地区转移,其中继此前在房山、昌平等远郊区域试点后,下半年将优先从朝阳、海淀、丰台、大兴、通州、顺义等区域选择部分商品住房用地通过“限房价、竞地价”方式出让。
所谓“限房价、竞地价”,是北京新推出的土地竞买方式,是指地价是事先限定好的,然后设定一个将来销售的最高房价,开发商在此基础上谁报的价格越低最终谁就拿地。
而此前市国土局在披露全年供地计划时也已经明确,今年拟试行“限房价、竞地价”的出让方式,涉及300多公顷住宅用地,下半年将开始落实,约占全年商品房用地供应总量的45%。今年4月,北京市住建委主任杨斌也曾表示,正在研究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纳入限价房序列管理政策,希望通过“限房价、竞地价”方式增加土地供应,解决中等收入家庭的自住、改善型需求。
顾云昌表示,这类出让地块从远郊、近郊等交通、配套设施条件较差的区域逐渐往消费者更为关注的区域转移,更多的给社会释放正在尽量给百姓创造第一居所条件的信号,希望能够通过这类供应计划的扩围、扩容,令住房供求价格能更趋合理化。
但业内也提醒,“限房价、竞地价”并非无风险。一方面,由于该类地块在出让过程中,属于“限制面包价格、竞争面粉价格”,拿地企业的利润已经被压缩到最低限度,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很有可能会出现销售风险,此前位于门头沟的中国铁建·梧桐苑便曾一度出现销售遇冷的情况,因此此类地块最终是否会成功出让,目前还不得而知;另一方面,由于北京市此前已经明确将该类房源纳入限价房序列管理,因此如何分配成为最关键的问题,相关部门在出让地块前应尽早出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