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房价还会涨么?
专家:房地产仍面临去库存 部分地区价格或反弹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395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3.9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02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一季度为同比下降9.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4.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34259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2.9%。
谈及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表现,徐洪才认为,房地产新政“组合拳”推出以后,房地产市场总体有所回暖,但供过于求状况并未改变。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库存仍较大,整个市场价格下跌的趋势没有完全遏制。此外,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总体交易量不错,但相关指标不容乐观,还没有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轨道,因此要保障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要扶持、保证整个市场。
徐洪才指出,房地产市场稳步的回暖,不是说价格要疯涨,大起大落不是追求的目标,要把合理需求、保障性需求激发出来,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辐射作用和拉动作用。
“在未来十到十五年之内,房地产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徐洪才认为。他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仍面临去库存,一线城市交易量会好一点,一些地区可能出现价格反弹上涨,但多数三四线城市或仍然在一个艰难的去库存过程中。但这其中也有一些新的发展契机,例如“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建设,沿着“一带一路”一体化产业的重新布局,城市化城市群的重新布局,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产生一些新的机会。
如何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
专家:面临人才等多方面挑战
对于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徐洪才表示,不久前我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是一个十年规划,通过十年努力,我国要把制造业大国变成制造业强国。
他指出,但制造业还是原来传统的低成本、低工资,这种低端化造成竞争优势越来越小,所以下一步要靠创新驱动,特别要利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就是所谓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高劳动生产力,特别是提高质量精细的程度,因为很多中国制造有点粗制滥造,跟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差别,我国要在质量、效益方面做出更大努力,要自主创新来推动技术进步,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对于实现中国制造业目标的挑战,徐洪才说,首先是人才方面的挑战,很多人才没有有效结合起来,没有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所以现在我国鼓励两创:创新创业,这本身是一个好的势头。但是,中国整个创业环境、文化,还有政策体系、法律法规都不尽人意,这样有一些能人不易发挥。
徐洪才表示,中国制造业还需要一些其他配套的政策,比如金融支持等政策性扶持体系,这些都是严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