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计算器2024

文章内容房贷计算器 > 房价 >

只要这个现象一直存在 深圳房价就会继续涨


  最近一则新闻说的是日本2014年日本首都圈(东京都及周边三县)的流入减去流出的净流入人口为109408人,比上年增长12884人,连续19年增加。

  东京市区是日本净流入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流入约7.3万人,且主要是15岁至29岁的年轻人;农村和小城镇是人口流出最明显的地区,全国有70%以上的村镇为净流出。

  日本估计,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50年20%的居民区将成为“鬼城”。而根据野村证券的估计,到2023年全日本将有20%的房屋空置。

  但与此同时,占日本全国人口和经济总量(GDP)比例为70%的三大都市圈(东京、大阪、名古屋)的房价却快速回升。

  这三地房价从2006年开始回升,2008年上涨了5.3%,而2012-2014的最近三年内,东京和大阪这两个城市圈的平均房价上涨了30%。2014年,东京和大阪的房价上涨了约15%,地价上涨了0.7%。形成对比的是,从1992年地价泡沫破裂以来,三大都市圈以外的其它地区的地价则连续22年下跌,刚过去的2014年下跌幅度为1.7%。

  日本的房价表现,与区域人口增减关系密切,以此足以管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前景。

  如东京所示,人口净流入可以作为一个地区房价前景重要的判断指标。2014年,《价值线》杂志选取了2013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最高的50个城市,对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进行排名。

  其中上海以953.5万的人口净流入数位列人口吸引力城市之首;首都北京的人口净流入数为771.8万,人口吸引力排名第二;深圳排在第三,人口净流入数为755.59万。人口净流入超过100万的城市共有22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房价最高的城市基本都出现在这22个城市里面。除了北京、上海和深圳,广州的人口净流入也达到了461万,厦门的人口净流入虽然只有204万,但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高达2.05比1。

  可见,人口流入与房价涨跌基本成正比。流入得越多的,往往涨得越快。无流入或净流出,房价上涨乏力。

  深圳究竟有多少人口?

  2015年春节期间,腾讯公司根据每天100亿次位置定位请求,生成了一个全国出行热度图,对中国春运人群出行情况进行了一次可视化的呈现,这个大数据迁徙图,对房地产也很有说服力。

  地图显示,2015年春节期间,中国五大迁入城市排行为:茂名、周口、梅州、玉林、湛江;五大迁出城市排行为: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东莞。全国范围内排行前五的出行热门路线是:上海到北京、深圳到重庆、北京到成都、北京到上海、广州到重庆。

  这恰恰说明,五大迁出城市,正是中国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迁入城市,则是人口流出较多的城市。

  上个月,名为@深圳规划刘龙胜的微博网友称:“路边社消息:渔村常住人口已到2100万。”

  而2013年深圳公安局的数据显示,其实际管理人口突破1800万。其中,深圳户籍人口325.5万,非深户籍人口达1505.08万,是中国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

  20个月,从1830万人口到2100万人口,以深圳近年来强大的吸引力而言,我们有理由姑且相信路边社的报道,相信渔村深圳真的已经容纳了2100万的常住人口。

  但,这代表什么?

  我们来看其他一线城市的数据:

  截止2014年年底,上海常住人口超2425万。

  截止2015年6月,北京市常住人口2168.9万人。

  截止2014年年底,广州总人口1308.05万。

  深圳人口已经追赶上了北京!!!

  而且深圳1996.85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只是北京的1/8(北京16411平方公里),约为广州的1/4(广州7434平方公里),是上海的1/3(上海6340.5平方公里)。

  一目了然,全国人口密度第一的位置,深圳是越坐越稳了。

  产业决定人口人口决定房价

  说到人口流动和人口密度,这里涉及到一个最重要的概念——产业。房价涨跌的密码,是人口净流入或净流出;而人口流入流出的密码,则在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前景以及由此决定的收入水平。

  产业升级在集聚大量人口的同时,亦为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推力。

  产业对房价的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收入。产业越高端、多元,房价上涨空间越大。相反,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转型难的瓶颈,人口导入水平低,房地产市场增长空间越有限,房价上涨的后劲不足,房地产需求量多由本市居民支撑。

  以深圳为例,常住人口在2000-2013年间增长了362万,目前深圳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7成多,这是深圳房地产市场增长空间大的最主要原因。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年轻化,深圳市场的需求保持旺盛,加之土地资源的稀缺,房价仍将保持上涨。

  房价要是降了他们会不高兴!

  寄希望于房价降下来,是一种幼稚病。

  让我先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我认为主要就两条:第一条:1993年由朱副总理主导的分税制,本质上是要解决两个指标的权重:财政收入与GDP的比重,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其结果是地方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要上交,剩下的,要发展经济,地方财力严重不足,因此,土地财政应势而生,为房价高涨打下了成本基础;第二条:这些年M2增长过快,未能有效管住货币,可以说是开动印钞机狂印人民币。2000年广义货币M2余额为12万亿元,2015年9月末,M2余额高达135.98万亿元,15年内,翻了约11倍。大量货币放出时,为房价高涨打下了流动性的货币基础。有这二条,足够让房价飞了。

  房价这个东西,可以说易升难降。房价下降,会不高兴,土地财政没法持续;商业银行会不高兴,怕坏账丛生;央行会不高兴,怕通货膨胀;有房者会不高兴,怕财富贬值;贪官会不高兴,怕收益降低。方方面面的不高兴,房价怎么可能会降呢?

  一、地方会不高兴,怕影响财政收入

  高房价给地方带来了丰厚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时又给各级财政带来巨额的税收收入。据可靠估算,房价中约有70%是以土地出让金和税费的形式交给了,使与房地产业之间形成一种难以割舍的利益输送关系,形成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发展房地产这样一种混乱逻辑。如果房价大幅下降,大批房地产公司将倒闭,将严重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在财政支出未有效削减的情况下,承受不起。

  其实地方打心眼里感谢高房价,让各级财政部门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却能够确保财政收入的增长,特别是减轻了地方的财政压力,其结果就是被房地产业绑架,不由自主地站在了房地产业的一边。

  二、商业银行会不高兴,怕坏账丛生


【房贷计算器2023】
©2009-2018 m.fangdaijisuanqi.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