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我的几个朋友问我在房地产这个行业做那么久,能不能给推荐几个好的、靠谱的价格在七千左右的楼盘,这个问题还真就难住我了。无锡市大大小小楼盘有几百个,价位都很集中,没有像一线城市金字塔式的价格模式。要买房子很容易,但是要买好的、靠谱的,这个我就真不敢断言了。
现在各个开发商都在努力卖吆喝,说自己的房子多好多好,商业配套多齐全,物业配置服务到家,可是事实上是否真的如此?我在这个行业那么久了,已经习惯了开发商们的谎言与放大式的宣传手段。围着一片死水就说看海景观房,围着一片土堆就说依山而建,围着一片青草就说花园式洋房,每次小编看到如此的宣传,都能把我笑喷了。还有更可怕的是,有的楼盘离地铁有四五里地,就说自己的是地铁房,我很想对某楼盘说,你离首都千八公里怎么不说是“首都房”。对于如此的宣传你们是不是也“醉”了呢?
小编就是之前受了如此的当,买了现在的房子。当时销售人员对我许诺绝对是地铁房和学区房,还有5分钟便捷商业圈。可是真正拿了房子,我才发现,地铁是有的,商业配套也是有的,可是孩子上学成了最头痛的问题,他们所宣传的学区,人家根本不承认。就在今年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还有很多业主在为孩子上学的问题在和开发商物业纠缠。今年的学区房今天刚刚公布,仔细找来找去就是没有我们小区,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区教育局闹吧,要不就花钱“潜规则”学校,这是大家最后无路可走的路。
现在不说楼盘的好坏,继续说说买房子的事情。其实买七千块钱左右这个价格可以买遍整个无锡了,无论是房价相对比较低的惠山、锡山,还是比较高的滨湖、南长,你都可以买到这个单价的房子,而且地段还不算是整个区域内比较偏的。
说一些更直观的数据,官方公布的数据,5月份无锡房价其中有7个区的5个区价格在6700——7500之间,而这其中只有两个区超过了9000,而且这两个区之间的价差也仅仅只有500块每个平方。而且其中房价最高的滨湖与最低惠山价差也仅仅只有3000元每个平方,这样的价差在长三角其实是不高的。对比一线城市金字塔结构的房价,我们无锡房价更像个椭圆一样完全的挤压在一起。
小编已经在无锡生活了将近十年,像无锡这样区域有差,地段有差,房价无差的城市在长三角等量级里面是不多见。按照常理来说,房价应该根据区域的不同,地段的不同出现明显的分化,形成几个价差的梯队。
那为什么无锡房价区域分化没有那么明显呢?小编觉得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首先不得不说说无锡的保障房建设,无锡的保障房无论从数量、地段,乃至于品质,都是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曾经有位北京的媒体朋友来到无锡,看到无锡的保障房之后,发现无锡保障房的小区外观、小区配套都跟商品房相差不会那么大,而且特别在非常好的地段,乃至于山水资源非常好的位置,商品房跟保障房隔街而建都是常态,因此,商品房之间的价差想要拉开也是比较困难的。
此外,自2011年楼市政策收紧以来,无锡房地产市场深受影响,其中波及最大的是无锡的中高端楼盘,这些曾经占据无锡最优地段、最优景观的开发商要想卖出相对高的价格已经比较困难了。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以价换量是一个市场主流,也出现过数千元的大幅降价,在这样的环境下,区域价差要想拉大已经不可能了。
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整个市场也在向买方倾斜,曾经让购房者苦恼的是地段和价格难以兼得,如今呢同样的价格在不同的区域很的多选择,给予购房者很大的空间。或许呢当下这个价差的问题是开发商需要面对的一个困难局面,特别是地段非常好高品质楼盘,高地价、高投入,如果价值无法转化成收益,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而在当下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更精准的市场定位,更优质的服务,更有特色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所以说七千块钱左右买房的弹性很大,锡城大大小小的楼盘都可以选择,没有地域性差异,价格上的差异也不是很大。想工作方便就买在考单位近点的,想在市区生活就买在南长区或崇安区,想生活、空气好点就买在滨湖区,所以说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利弊。对于买房这种人生大事,我还真不敢盲目自信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