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底徘徊一年之久的中国楼市正在逐月回升。
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如期发布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与上月相比)下降的城市有34个,上涨的城市有27个(比6月份增加了7个),持平的城市有9个。
这也意味着超过半数城市的房价已经止跌。
“中国房地产在政策支持下,回暖的势头非常明显。”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7月15日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的判断。
从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可以发现,涨幅居前的仍然是一线城市,其中,深圳依然领涨全国。数据显示,6月份,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7.2%;上海紧随其后,价格环比上涨2.4%;北京和广州的房价环比均上涨1.6%。
在此轮楼市复苏中,一线城市的回暖动力尤为强劲。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深圳、上海、广州多次上演“日光盘”现象,北京楼市甚至出现了一轮豪宅成交高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圳,商业银行已经提前采取措施,规避前期暴涨后的风险。从7月3日起,深圳建行开始收紧房贷,首套房首付不低于四成,利率上浮5%。而在广州,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四成的做法还未正式落地就被全面叫停,广州市场的二套房首付比例全部回归至七成。
对最新出炉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27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涨幅比上月扩大,涨幅在0.5%以上的城市有6个。一线城市需求较旺,成交量增长较多,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住宅价格涨幅远高于二、三线城市。二线城市房价总体平稳,涨幅仍然较小。三线城市房价仍然下降,降幅继续收窄。
从数据上看更为直观,环比价格变动中,房价涨幅最高为7.2%;最大跌幅为0.5%。而在5月份,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6.7%,最大跌幅为0.6%。这反映了6月份房价最高涨幅在扩大,最大跌幅在收窄。
随着环比上涨,越来越多的城市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上海加入房价同比(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城市,此前只有深圳的房价比去年贵。数据显示,上海房价与去年相比上涨了0.2%;深圳房价同比上涨15.9%。
上周刚加入购房大军的张女士表示,自己在上海买了一套小户型的一手房,房地产市场产业链太长,影响上下游多个行业,房价大跌的可能性不大,特别是一线城市。
但也有购房者质疑后期加推楼盘的价格走势。上海浦东某楼盘销售经理对此表示,肯定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所上升的,“开发商拿地价格不减,房价怎么可能下去呢,如果楼盘周边新拍一块地块,楼盘价格上调的会更加明显。”
相比一线城市,城市间的分化愈加明显。湛江、泸州、桂林等地的房价同比降幅分别达9.8%、9.4%、9.3%。
回顾今年上半年:两会定调稳定住房消费,央行连续降息、降准,降低信贷门槛,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期,地方纷纷出台公积金政策、财政补贴等一系列利好。市场在政策因素的影响下得到明显的回暖。
对于后期市场,广发证券认为,目前中国经济依旧呈现趋势性下滑,加之高库存制约,楼市全面涨价概率依旧较低,未来政策环境将持续友好,尤其是货币环境存在进一步宽松空间,但政策出台频率或放缓。未来政策调整仍将以地方灵活调整为主,地方在公积金调整、财税补助等方面操作空间依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