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过后,楼市动态跟吃了炫迈一样,跌跌涨涨之声根本停不下来。
有人说,楼市要大跌;有人说,未必,楼市跌不了;还有人说,再跌一会儿就要涨了……
观点纷纭,一头雾水,今天小编整理了几条说法,供君参考。
认真看完,啥时候出手,您说了算。
观点一:楼市政策还有利好空间
瑞银通过对国内117个城市的3334名消费者就购房意愿进行调查后发现,升级改善现有住房状况是今年以来大城市楼市销售回暖的主要原因。随着降息降准,下调购房首付比例以及更为灵活的公积金贷款政策等一系列楼市调控措施在过去一年相继释出,原本受到抑制的购房需求得到部分释放。
但瑞银证券中国地产行业分析师丁晓指出,尽管需求回暖,楼市整体的去库存压力仍旧很大,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此外,居民收入放缓且前景不确定和对房产税的担忧等因素将拖累新建商品住房的销售,预计到2016年年底增速将从当前的15%-19%放缓至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国内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综合平均上涨1.7%,是11个月来首次由负转正。此外,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走势分化更趋明显。
瑞银报告还显示,消费者对房价更为敏感。房价本身、个人收入以及房贷利率对购房需求有很大影响。进一步降息,抑或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工资收入增速超过房价增速等都将有利于进一步释放购房需求。
尽管销售回暖,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今年前八个月已降至3.5%的历史新低,何时能够触底回升尚不明朗。
对此,丁晓指出,国内房地产销售回暖和投资回暖之间的时间差在近些年来逐渐拉长,2008年到2010年期间为六七个月,随后三年延长至九到十个月,预计本轮调整中投资增速的回升距销售回暖的滞后时间将超过一年。
他并指出,目前楼市政策还有进一步利好空间,前些年抑制房地产投机将首付比例调节过高,预计逆周期调控将继续,首付比例也有望降至两成以回归正常水平。
观点二:四季度全国市场总体上行
就当前市场所处的房地产短周期的阶段而言,住宅成交量的重要性已较半年之前弱化,同比和环比的重要性更是明显下降,成交量只要不是连续明显下滑,则不必担心。此时,房价的重要性上升。而到了明年二、三季度,则必须重新高度关注成交量,那时它将决定房价何时变向。
再次,需要简要分析当前楼市的形态。长假时间短,且非常态,期间成交数据不宜作为判断市场的主要依据,向前追溯几个月会更有参考价值。从全国来看,前8个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幅扩大至7.2%,回暖进程继续。
从易居研究院跟踪的30个典型城市来看,9月总体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8月增长3%,同比去年9月增长29%。虽然环比8月增幅不大,但9月成交量处于本轮反弹的高区,这个高区包含去年10月至12月、今年5月至9月,成交量只要保持在这个区间,市场上行的方向就没有发生变化。
此时,在成交量处于高区(安全区间)的情况之下,应重点关注房价。从全国来看,前8个月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涨幅持续扩大至7.6%,回暖态势依旧。从70个城市房价指数来看,8月份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量过半,房价平均涨幅自今年5月上拐之后,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最后,要关注影响楼市成交量与价格走势的外部因素。一方面,房地产政策继续宽松,9月30日下调首套房贷首付比例至25%的新政,表明支持住宅市场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同样继续宽松,尤其是美国加息进程再次延后,甚至可能推迟至明年,有助于我国流动性保持宽裕,有利于楼市继续回暖。
总而言之,国庆期间全国楼市总体上仍呈现较积极的一面,在此形势之下“银十”可期,预计四季度全国市场总体继续上行。
观点三:房价再大涨几乎不可能
国庆假期刚过,央行就接连实施了两条新的信贷刺激政策,一条是删除了实施已有20年之久的商业银行75%存贷比监管指标。即原本银行吸收100元的存款,只能放出75元的贷款,另外25元必须留存下来。而取消存贷比以后,理论上,那25%也可以放贷。只此一项,就有人估计,可以增加7万亿的可贷款量,楼市股市将成为资金的重要入口。
如果说上述的新政是释放了大量的可流动资金,那么另一条新政则是可以通过贷款再抵押轻易获得更多的资金。
10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目前全国有11个省(市)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
有人这样形象地解释“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先贷一百万,质押后减去一定折扣(比如30%)后可以再贷款(70万)。
不难看出,无论是购房人还是房企,在新的信贷政策下,获得钱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也意味着买房将更加容易,一些声音认为此次的金融刺激将类似于2008年时的4万亿救市,将再次拉着房价暴涨。但《北京青年报》在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后发现,虽然地产圈对于新政策刺激购房的作用非常看好,但并不认为会像2008年那样开启房价的无节制地大涨。
量化宽松下银行追着放贷款
国庆假期后实施的两个新信贷政策,被专家解读为中国版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取消存贷比,再实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后,有人预期可向市场释放出7万亿,甚至10万亿的资金。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大银行都开始了积极动员放贷款。
去年底在北五环买房的张女士,在国外度假时接到销售的电话,说房子提前封顶了,让她联系银行准备贷款的事宜,并且要一个月内办理完手续。但等到张女士回国时,距离开发商的期限只剩两周时间了。焦急的张女士本以为到了年底,银行贷款额度会收紧,房贷审批怎么也要一两个月,会错过约定的时间。但令她意外的是,她把所有贷款材料凑齐后,仅过了3个工作日,银行的核查电话就打来了,只是简单地问了几个问题后她就顺利通过了核查,最后赶在开发商的期限前,总额400余万元,按照首套房88折计算的房贷就顺利获批。
“以前总是看到报道说年底银行放贷慢,却没想到自己办时这么顺利。”张女士表示,和她一起买房的业主们,也都在十几个工作日左右,就拿到了贷款。
链家网研究院李巧玲告诉北青报记者,以往在年底,银行贷款额度出现紧张是很普遍的现象,说一个半月放款往往拖到2个月,甚至有一段时期客户要将近半年才可以拿到尾款,不过今年这个现象基本没有出现,目前客户手续齐全的话,从面签到拿到尾款,最快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从银行得到的反馈是,贷款额度比较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