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简直要烧起来了,据统计,2016年首月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增至25个,占比超过30%。一起来看上海房价走势最新消息
在杭州的绿城杨柳郡二期开盘,甚至出现了1000人抢388套房源的局面。
而在上海,路劲上海派在开盘前的半夜,就吸引了近百位购房者连夜排队,而队伍中居然还有朋友裹着被子来,让不少业内人士大呼意外。
裹着被子来的购房者
与此同时,上海各区的交易中心依旧延续着上周的火爆情形,但不同的是这次队伍已经排到了马路上……
上海一手房价格上扬也带动二手房火爆。数据显示,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连续两个月突破4万套大关。上海买房者称去年6月份买的一套房到现在涨了500万,涨了百分之七八十。工作再辛苦努力不如买套房,成为很多购房者的内心写照。
2016年首月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增至25个,占比超过30%。
数据显示,房价涨幅最高的城市仍是领涨全国房价14个月之久的深圳,与去年同期相比暴涨52.7%。上海和北京分别以21.4%和11.3%的涨幅紧随其后,广州房价的同比增幅也超过10%。
同时,上海周边的楼盘也借着这波行情火了起来,周末的人民广场,也成了开发商的战场,早上和中午都有看房班车,每车装满即走。这些车辆一天都要来回好几趟。
上海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1、 库存大降
与多数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相似,房价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按近几年的情况,上海住宅存销比一旦降至14个月以下,房价就会上涨。反之,一旦超过14个月,就容易下跌。
2、房地产新政带动市场情绪升温
房地产新政带动市场情绪升温:春节后的首个周末,一线城市虽然并未实行央行的房贷新政,也只享受了契税及营业税优惠政策中的一项,但是任何一个利好政策都会快速传递给市场,很多政策实际效果没有购房者心理效果大,但却加速了购房者的决策,这样就会造成房价波动。
3、央行货币政策刺激
1月份新增人民币天量信贷2.51万亿,创历史新高,社会融资总量攀升至3.42万亿,如果二月份保持和一月份相同增速,则两个月内新增的中国债务总量或将超越6.5万亿,或1万亿美元。这大约等同于美联储QE3期间整整一年投入到美国经济中的资金。由于市场上缺乏优质资产,很大一部分信贷流入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
4、吸虹效应
因为大城市所集聚的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优势,以及投资信息、财富增值机会等是其他地方难以获得的,所以,它们不仅吸引国内资金流入,也同样会吸引国际资本。
可以说近期上海房价的迅速上涨是资产配置荒下的一种货币现象、是稀缺资源的吸虹效应,也是库存大降后的供不应求。
链接
新华社:惕一线城市房价非理性上涨
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在上演。春节后一线城市楼市火爆,房价持续上涨。这里面固然有一线城市需求相对旺盛等符合市场规律的缘故,但价格短时间内暴涨,其中的非理性因素应引起高度关注。
像京沪深等一线城市,因地理位置、产业结构、教育环境以及公共资源的优越性对外地居民具有强烈吸引力,人口净流入量长期处于高位,这种基本面就 对楼市构成显著支撑。再加上近期政策宽松,一线城市楼市回暖符合市场规律。但不能忽视的是,房价上涨中的“虚火”。某些开发商营销作秀和房产中介哄抬炒 作,人为制造出抢房假象,导致购房者“恐慌性”入市。一线城市房价飙涨,也使得大量投资客贰。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如今深圳楼市中的投资客比例已超过 30%。这些因素带来的房价飞涨显然是非理性的。
一线楼市素来是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其非理性状态,显然不利于培育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在京沪深等最具经济活力的一线城市,年轻人的 房价收入比不断攀升,房价成为阻隔人才进入城市的高门槛,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依然艰难的背景下,由于一线城市的外来人 才绝大多数都是倾两代人之力,甚至还要再加杠杆才能完成购房。巨大的“虹吸效应”使资金过度集中于一线楼市,透支了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导 致三四线城市更难去库存。
另外,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更大。高房价将颠覆人们对财富和生活的认知,如果一个城市每年房价上涨三成以上,试问这个城市的企业家和年轻的创业者们是买房还是办实业?
经验一再证明,市场预期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楼市起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今,在此关键节点,地方应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市场预期,切实防止房价过快上涨,防止投机需求利用金融杠杆炒房。从长远来看,还应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合理设置城市功能,减轻一线城市住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