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楼市总体温和复苏,但地区分化的严重程度,达到历史之最。一方面,三四线城市受压于高库存,楼市反弹无力;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继续逞强,尤其是深圳一飞冲天,上海楼市也算比较强。岁末年初,老杨就盘点一下最熟悉的上海楼市吧。
第一,住宅市场:近六年最强表演!
从成交量看,2015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近1500万平米,相比2014年的970万平米,大增超五成,而且创近六年最高值。而回顾过去十年,其实上海新房成交量已见到历史峰值,出现在2007年,2066万平米。
但这并非意味着上海楼市在走下坡路,因为二手房比重超过一手房,并且比重越来越大,而新房供应将越来越少,这是国际规律。
从供求关系看,2015年,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明显大于供应量;过去十年当中,有五年供不应求,五年供大于求。较差的年份是2008年、2011年和2014年。较强的年份是2007年、2009年和2015年。其他年份则基本平稳。
从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看,2015年为32000元/平方米,比2014年上涨17.6%。不妨做个比较。同样是商品住宅均价,2015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分别为27725元/平方米、32000元/平方米、15060元/平方米和34415元/平方米,相比2014年,分别上涨了8.1%、17.6%、0.5%、33.5%。显而易见,此轮楼市复苏,深圳房价涨幅最大,其次为上海。
再来看过去十年上海房价变化。从年度均价来看,没有下跌过,居然连涨十年!其中,2009年、2010年、2014年和2015年房价涨幅较大。而2011年和2012年曾经在2.2万元水平横盘了两年。如果从一年当中的某些时段看,2008年、2011年和2014年,曾经小跌过,但从这三个年份的全年均价看,却并没下跌。
由此证明:上海房价,涨时涨得快,跌时跌得慢。而以年度来看,则总体振荡向上。这也从数据上实证了一点:对于自住需求,在上海任何时候买房,都不算错!而对于投资投机需求,只要避开房价下跌之前的短暂时点即可,比如2008年上半年,2011年上半年。其他时间,都可以投资。
第二,地价连涨三年,两区屌丝逆袭!
上文提到,过去十年上海房价表现比较强。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当然有很多,比如人口流入多、有钱人太多、购房需求旺盛、土地供应少等等。这里不再一一细述。
老杨认为,所有因素当中,导致房价坚挺的最大驱动力,来自于高地价。
为此,从我们的数据库中拉出一张图:上海地价与房价年度增幅比较。显而易见:过去多年,地价的波幅大于房价,地价总涨幅,远大于房价总涨幅!尤其是2013年以来,地价连涨三年。
2014年全国楼市普遍降温,而上海房价继续上涨(见上图),主要原因是2014年上海地价不但没有降温,反而在2013年暴涨的基础之下,又上涨了6%,2015年继续大涨54%!面粉太贵,面包自然价高。
与上海全市地价连续上涨相对应的是,近三年上海全市和区域地王,简直是层出不穷!从区域来看,2015年以来,上海主城区当中,有两个区的土地市场简直亮瞎眼!
一个是闸北,这个传统意义上的“下只角”。另一个是闵行,解放前属郊区,连“下只角”的资格都轮不上,与浦东相似,在老上海人眼中,属于“乡下”范畴。
当前,上海全市陆地面积为6340平方公里,其中外环线以内的中心城区,面积约660平方公里,内环内的中心城区的核心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外环线以内称为中心城区,包括黄浦(含原卢湾)、徐汇、杨浦、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另外,浦东新区的部分属于中心城区。而闵行、宝山和嘉定属于近郊。松江、金山、青浦、奉贤、崇明属于远郊。
2015年,闸北曝出多个地王。比如:3月,华润华发联合体以70.52亿元夺得闸北区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地块,楼板价高达34871元/平米。6月,又是华润华发联合体,以总价87.95亿元摘得的与上一地块相邻的地块,楼板价38062元/平方米。7月,上海火车站北广场以北地块,经历了近2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后被金融街以88.15亿元摘得,地块溢价率为50.12%,最终的楼板价为27022元/平方米。
半年之内,上海年度总价地王,全在闸北,而且纪录不断被刷新。华润和华发地块,剔除配建的保障房,要卖到7万元以上才能保本。
2015年,对于“闸北”来说,是存在的最后一年。因为这一年,闸北被“白富美”的静安合并了,从此“穷工仔”的闸北不复存在。其实,近两三年闸北地王砌,也与其属于上海中心城区中最“屌丝”的地位有关。其他中心城区,没那么多急需拆迁、改造的旧房旧厂,比如静安和徐汇,所以近几年在闸北快速推进的旧改过程中,才持续不断的有新地块出让,而且都是中心城区稀缺的地块。理所当然的被开发商争抢。这,也正是所谓的“后发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比闸北土地市场还要火爆的,是闵行!2015年12月10日,闵行区莘庄镇闵行新城地块竞拍,出让总面积3.21万平方米,容积率2.0,根据出让规定,该项目中小套型住宅建筑面积不得低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55%。参与地块竞拍房企居然多达21家,共历经101次举牌,可见竞争之激烈。最终,金辉以28.15亿元摘得,溢价率143.28%,楼板价43790元/平方米,已接近地块周边在售楼盘均价。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华润华发在闸北拿的地王,位于中环线,楼面价近4万。而金辉拿的这块地,位于外环线,却比前者更贵!
别急,好戏还完,后面还有更高潮的地王。2016年1月21日,上海推出新年的第一块纯宅地,闵行区马桥镇MHC10803单元25A-07A地块,共迎来19家开发企业的角逐,最终被禹洲以26.3亿竞得,楼面价28972.22元/平方米,溢价率189.2%。
注意,这个溢价率,是近几年非常之高、非常罕见的。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个楼面价,已经接近周边正在出售的万科楼盘的精装修房价!按此楼面价,未来房价需要卖到4.6万左右,才能不亏钱。
那么,禹洲凭什么如此看好马桥?正巧几天前,我参加上海地产圈的一个聚会,金辉的一个老总和禹洲一个老总,分别聊了聊他们拿莘庄地王和马桥地王的心理路程,一方面看好闵行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是在众多大牌房企激烈抢地氛围下的迫不得已。总体上看好未来上海房价上涨空间。禹洲的那位总监,说他原本就在老闵行生活了很多年,非常清楚当地居民改善性需求潜力很大,只要产品定位准确和打造成精品,未来一定会有市场。
其实,在老杨进入上海房地产行界的前几年,2001年至2005年,闵行的楼市成交量总是排名上海第一或第二,与浦东新区平起平坐。闵行虽然不是中心城区,但早在十多年前,就是上海楼市的主战场。